

同心抗疫,暖情相隨

2019級學前教育1班 張煜曦
清晨🐑,睡眼朦朧,被一條條信息吵醒🥣,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節奏緊湊的魔都突然按下了暫停鍵🦾,“新增人數”🚧、“核酸”、“靜默”......這些字眼填滿了每個人的生活🦵🏿,但疫情無法阻擋溫暖傳遞,讓這座城整夜有光🧛🏼♀️👩🏿🍼。我作為當代大學生,義無反顧地在第一時間報名了誌願者🤸🏻♂️。

每天重復著登記、掃碼、檢測🤓、維持秩序......在這場抗疫戰中,不僅有醫護人員🧕🏼、社區工作者,還有我們這些默默付出的誌願者,本著不計得失、不慕名利的態度⛹🏻♀️,擔起了社區的核酸掃碼誌願者的重任。
每一次核酸檢測的工作量都很大,不管是醫務人員還是我們誌願者🙎♂️,都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🧑🏽🎄。為了戰勝疫情,大家眾誌成城,奮力拼搏🤽🏽♀️。有幾次在27度的天氣裏,大白一穿就是一下午🫸🏻,我們這邊的核酸檢測點位是露天的🪫,由於隔離服緊缺🧘,我們不敢喝水、不敢上廁所,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流汗,仿佛在大白裏面蒸桑拿😱👨🏼🚀,但是每一個人毫無怨言,頂著酷暑,為我們熱愛的城市奉獻著我們力所能及的力量。



炎熱的天氣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折磨,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👳🏻♀️,首先是掃碼時手機屏幕反光,根本看不清二維碼,大大減緩了我們掃碼的速度;其次隨著日曬時間一長帶來的就是手機經常高溫報警🧼,由於我們這裏公共手機不夠用,核酸通道一旦增加,就要用到自己手機💆🏿♀️𓀌,每次手機高溫報警就直接罷工,由於這些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們醫務人員和誌願者都不能及時吃飯。等到有時間吃飯時❇️🗝,飯已經都涼透了☝🏻,我們只能就著礦泉水匆忙的吃上一口,就又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👌。
由於人手不足,我們還要在門口24小時輪流值班,保證靜默期間足不出戶,兩人一班,有時輪到通宵班,第二天一大早又要趕著去掃碼😓,基本就是一夜不眠♠︎,也沒空吃早飯,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多喝水,確保白天自己這條線可以順利運營起來🕐。
我們的努力付出,被很多居民看在了眼裏,他們總會對我們說一聲👲🏿:“謝謝🙍🏻♂️,你們辛苦了!”這一句“辛苦了”勝過千言萬語……
我們這個采集點有一個小朋友,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,每次都需要手錄身份證姓名,久而久之,我和我手機的輸入法已經記住她了,所以她每一次都會拉著她媽媽排在我的隊伍裏。有一次她排隊做核酸時送給我一個自己折的紙飛機,她說讓我們把這架紙飛機送給新冠病毒🦸🏼♂️,“讓病毒坐飛機快點離開,再也不要回來了📻!”稚嫩的童音卻鏗鏘有力,這個不正是我們共同的心願麽?

6月1日,疫情防控終於接近尾聲🧘🏽♂️,各地陸陸續續傳出了解封的消息🖕,當天晚上脫下大白時,第一次覺得這件沒有重量的隔離服如此沉重,看著這件大白我想起了第一次上崗時懵懂又手忙腳亂的自己🖱,看到了自己的成長⏬。
以前充滿硝煙的戰場上先輩們甘願成為誌願軍🤵🏽♀️,在戰場上拋頭顱、灑熱血🙂↔️,用鮮血捍衛家園👨🏼💻,保家衛國🫏。而如今,在這兩個月沒有硝煙的戰“疫”中,我深刻理解了在疫情面前保家衛國不能只是說說🫳🏼,不是誰都想做誌願者,他們只是有點小正義,願意犧牲時間🧑🏽💼,願意出一份力。在這個我居住的城市裏🚭,終於也留下了我守護過的痕跡⇾👳🏿。
《人民日報》發表過這樣一篇言論🌊:如果你覺得祖國不好,就去建設它🧺,如果你覺得人民沒有素質𓀓,就從你開始做一個高素質的公民,如果你覺得同胞愚昧無知,就從你開始學習並改變身邊的人🃏,而不是一味地謾罵💂🏿♀️、抱怨、逃離📇。橫眉冷對千夫指🧚🏼♀️,俯首甘為孺子牛。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,你怎麽樣🚵🏿♂️,中國便怎麽樣🥷🏼。你是什麽,中國便是什麽👨🏻🦱🗄。你若光明,中國便不黑暗✍🏿。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,只是向上走,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。能做事的做事,能發聲的發聲🙍🏿♂️。有一份熱🥵,發一份光🛜。就像螢火蟲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💂🏼♂️,不必等火炬🧵🚯。此後如果沒有火炬🙌🏼,我們便是唯一的光。這次,我以曾是一名積極抗疫的誌願者為上海發光而驕傲。
